元和末年

是什么让“恐孩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01


精雕细琢的教育伤不起


最近有一个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广州的生育登记可选二十孩。


有天才网友给算了一下,二十孩意味着到两个老人在未来可能要带四百个孙子。


中国人常常把子孙满堂当成是一句祝福的话。孩子多真的可以盲目的自信么?


我突然想到了一部电影《何以为家》,影片中的那对父母总是不断的生孩子,企图通过孩子改变目前糟糕的生活现状。


可悲的不是一个母亲成为生育机器,可悲的是母亲成为生育机器之后还觉得这是自豪的。


他们买卖孩子,在尘土上长大的孩子在忍受了无边的黑暗和饥饿之后会成为父母挣钱的商品。尤其是女孩子,会成为下一个家庭里的生育机器。


他们是身不由己的作恶者,也是受害者。他们处在中间,左右为难。


这似乎是一个逃不开的诅咒,一个无情的循环。


被咒语施法的人很多,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但并不是父母逃避努力的借口。


上一代人少做的努力,在下一代需要全部弥补上。


尤其是孩子意识到这种生活就像在泥潭里游泳一般绝望,你越挣扎,你沉下去的越快,那种窒息感,仿佛要将观众吞噬。


挣扎在底层的人们,怎么样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身不由己的作恶者?


阶层的走向和个人命运的指向南辕北辙的时候,绝望的不仅是父母,更是孩子。


他们的眼睛是纯洁的,看见的很多东西没有被附加上滤镜,黑就黑,白就白。


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应该有成为“大人”的预备时期。


在等待长大的时间里,孩子会深刻的意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电影里主人公企图反抗,企图挣扎,最后他迫不得已将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


让我们心痛的是,这是根据真实的事情改变的,主人公正是这件事的当事人,他在电影里演出来的情节都是他亲身尽力过的。


02


在一个最需要被庇护的年纪,一个孩子的家庭责任意识突然觉醒,他在家长面前是孩子,在弟弟妹妹面前是家长。


他负责照顾弟弟妹妹。他想用自己的攥紧的小拳头保护好妹妹,但是也不得不面对血淋淋的现实。


与其说他要起诉父母,倒是不如说他要起诉这个社会的制度。


当人可以成为买卖的商品,处在弱势的群体就永远只能是为人鱼肉的一方。


边缘底层的独特视角勾起了很多观众的强烈的同情心。


然而,你的同情在他们的眼中不是同情,恰恰是刺向他们的一把利剑。而你,就是凶手。


电影是生活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


有时候我们只会把矛头对准这个无声的社会,但是却很少反思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应当被铭记在史册上。


03


当然中国的父母更多的是对孩子予取予求,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我的资源全部都是你的。


钱是孩子的,房子车子是孩子的,到头了骨灰也是孩子的。


孩子站的起跑线,是父母拼命的终点。


更多的家长不愿意生孩子是拼不动了,卷不动了。


哪怕是在“读书破万卷”,“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他们依旧是敢且只敢生一个。


80后多半是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他们自己经历过“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家庭生活之后,更希望能够有一个“好赖都是你的”家庭。


金屋银屋,都是你的屋子,不用担心将来这个屋子会是你哥哥的或者是你弟弟的。被亲情的绑架才最无力,要求你放手的不是别人是你的家人。


他们开口,你拒绝了就是你不识大体,临了,你长辈还会说一句,“你怎么这样自私?”


在爱和光普照的大地上,我们沐浴着幸福的光辉。


是的,是沐浴。可是水有的烫,有的凉,你只有亲身经历后才知道这其中的舒服与否。


呼兰曾经在节目上说过,“当有一天你的孩子突然跑过来,抱着你说爸爸我想上好学校时”的这种沉浸式体验,那是一种愧对于孩子的绝望感,你给不了他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但是你又想给。


当你周围的人都在这么拼命的时候,你如果不跟着这么做,你似乎就是罪人。


大环境的感染下,做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的玩命之徒是很多家长的被迫之选。


这是一道选择题,你只有选择接受,或者是被动接受,二者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是强行给自己打鸡血还是硬着头皮做工作狂。


资源是有限的,我不鼓吹丁克,但是也不提倡一定要把最好的资源统统无条件提供给孩子。


什么样的土壤开出什么样的花朵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贫瘠的土壤需要的不仅仅是水分。



极端付出和极端索取都让人心累,可这种结局套着结局,似乎永远都只是开始。

评论

热度(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